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医院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方法 系统检索医院智慧管理文献,基于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2篇研究文献。通过三级编码得到22个初始范畴、9个主范畴和4个核心范畴,即智慧医院管理问题四个主要归因是环境、建设、资源和运营,其中,外部环境与认知思维影响医院资源整合、内部建设与运营效果,人财物资源配置效率与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及制度建设之间相互作用,同时又对医院各项业务管理及运维保障产生影响。结论 应在政策引导下,塑造智慧化管理理念,完善医院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数字化体系,探索复合型人才队伍构建策略,实现资源智慧化管理,基于医院数字化转型提升医院整体运营管理的智慧度。
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下称《标准体系》),要求开展医院智慧管理建设发展现状的评估工作,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持续改进体系。智慧医院管理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公立医院核心业务与运营管理深度融合,推动全方位、深层次的互联互通互享,实现医院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精细化、系统化、智能化管理[1]。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智慧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医疗机构对于“智慧管理”的探索远不及“智慧医疗”和“智慧服务”,精准聚焦于医院智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极其有限,亟需对医院智慧管理现状进行精确客观的评估[2]。因此,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开展质性研究,探讨我国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制约医院管理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标准体系》所划分的33个管理维度作为主题词检索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8月25日,检索策略根据不同的数据库进行调整,以知网为例,检索式如:SU=(‘智慧医院’+‘智慧化’+‘智慧’)*‘医疗管理’。检索主题词见表1。
将检索得到的文献通过人工查重、阅读标题初筛、全文通读复筛后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纳入标准:聚焦医院智慧管理存在的问题或制约因素。排除标准:①报纸、会议摘要、评论等;②涉及智慧医院建设但与智慧管理无关;③无法获得全文。
表1 检索主题词
1.2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由Glaser与Strauss共同提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性分析方法,按照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在原始资料中提炼出反映社会现象的概念,进而发展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关联,最终构建实质理论脉络[3]。本研究采用NVivo 12软件在扎根理论指导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编码,结合理论背景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
为确保研究质量,由2名专业人员将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和编码,归类共性内容并提炼形成主题,具有争议部分由另外2名专家共同讨论决定。为符合质性研究样本经验原则,需要进行饱和度检验[4]。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至少75%的文献进行编码分析,形成稳定的理论模型后,再对剩下的25%文献继续编码,若未出现新的概念,则认为理论模型达到饱和。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102篇文献,其中发表于2021年的占比最多(40篇,39.22%),其次是2022年(28篇,21.57%)。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2.2 扎根分析法
2.2.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对文本资料进行逐句阅读编码,尽可能全面地提取初始概念,将不同概念归纳重组形成初始范畴。本研究将文献中信息完整的语句作为最小编码单元,初步提取329个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初始概念,将内涵相近的初始概念不断提炼合并,反复循环,最终梳理归纳出96个概念和22个初始范畴(A01~A22)。见表2。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将开放式编码中得到的各项范畴进一步提炼,不断梳理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总结得出主范畴的过程。本研究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归纳形成9个主范畴(B1~B10),包括信息化建设、认知思维、制度建设、外部因素、业务管理、运维保障、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见表3。
表3 主轴编码所形成的主范畴
2.2.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通过整合所有主范畴凝练出具有较高概括性和关联性的核心范畴,深入挖掘所有范畴之间的关系,最终构建实质理论脉络。本研究不断比较96个概念、22个初始范畴和9个主范畴之间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系统归纳形成环境、建设、资源、运营4个核心范畴,构建出医院智慧管理存在问题的关系模型:智慧化环境影响医院的建设、资源整合与运营,资源配置效率与智慧化建设水平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制约,同时影响医院各项业务的运营效果。见图2。
2.3 饱和度检验
首先对79篇(77.45%)文献进行逐层编码,初步形成结构框架,然后采用同样的标准对剩下23篇(22.55%)文献继续编码分析,结果并未出现新的概念和范畴,范畴之间没有产生新的脉络关系,表明理论已达到饱和。
图2 智慧医院管理政策背景下存在问题的关系模型
3、讨论
3.1 环境
传统滞后的管理理念是阻碍医院智慧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医院管理者仍旧沿袭过去的管理方法,忽视信息化建设与医院运营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医院职能部门对借助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理念不足,甚至抵制使用新引进的信息系统,数据保护与网络安全意识不高。政府应深入推进《标准体系》实施,指导各地、各医院评估医院智慧管理建设发展现状,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意识和能力,为医院智慧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5]5]。医院管理者应塑造智慧化管理理念,在宏观政策引导下逐步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持续改进体系[6]6]。
3.2 建设
3.2.1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互享
信息化建设在编码体系中占比最高,是关键制约因素。首先,信息系统集成度低,各部门数据口径不一致,系统处于独立运行的分离状态,数据无法实时共享;其次,数据处理能力较低,许多医院仍旧采用人工处理、纸质流转模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此外,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缺乏内涵,“不能用、不敢用、不好用”的问题仍然突出[7]。基于此,信息部门应积极探索新平台融合建设,打破系统壁垒[8];规范数据在采集、编码、脱敏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实现业务数据同质化管理[9];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业务数据自动抓取归集和自行反馈调整[10]。
3.2.2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研究发现,许多医院管理层对智慧化建设重视不足,顶层设计缺失,往往被新技术或新需求推动着做局部信息化建设,造成重功能叠加轻融合互补的现象,信息安全隐患层出不穷[11]。另外,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不到位,造成医院运营效率难以提升。智慧医院建设强调综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离不开大量资源投入以及长期规划实施,应根据医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建立智慧医院管理体系,分步实施、分阶段投入,加强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的融合应用,打造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12,13];同时,建立并实施人才培养机制,在常态化人才培养中保障各项业务高效运行[14,15]。
3.3 资源
3.3.1 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复合型人才因素编码占比高达10.94%,是医院智慧管理的重要短板。目前大多数医院信息部门仅具有信息技术或管理学的单一背景,对于医院业务流程认识不充分,而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储备,无法充分掌握信息技术挖掘数据价值,造成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但系统集成度低的发展困境。医院应创新人才引进策略,基于医院发展需求与资源效益分析结果,合理打造人才梯队,从价值创造、岗位匹配等层面,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与人才能力素养的匹配度,保障医院人才结构合理稳定[16,17]。
3.3.2 促进人财物资源智慧化管理
推动人财物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是创新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在人力资源方面,一些医院未结合信息化业务内容制定考核指标,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应当完善绩效考核标准,促进员工对信息技术的挖掘使用[18];在财力资源方面,依旧采用纸质管理报销入账,不能充分借助财务系统查验校对,应积极打造系统集成平台实现业财融合的发展目标[19,20];在物力资源方面,采购过程中缺乏可行性分析,导致设备使用不均衡,出入库管理系统相对落后,导致耗材积压严重,医院应基于院内设备使用效益制定采购策略,完善设备科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21]。
3.4 运营
通过关系模型可以发现,医院智慧管理还会受到运营因素的影响,医院智慧化环境、建设水平以及资源配置都会影响着各项业务运营管理及运维保障。质性分析显示,协同办公差主要是由于系统集成度较低,导致关键业务系统对接不畅;档案管理系统忽视对动态数据流的全程管理,导致信息繁冗成堆却无法深入挖掘其应用价值;安全保卫、能耗管理、楼宇管控等后勤保障管理问题,以及设备维护巡检、数据备份等信息管理问题,主要归结于系统设施老化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后。此外,系统安全性、稳定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患者隐私保护、医院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等是智慧医院管理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务必要筑牢信息安全保护盾[22,23]。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扎根理论指导下基于文献资料开展质性分析,发现在智慧医院背景下医院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归因于环境、建设、资源和运营四个层面。本研究的局限是仅初步构建理论模型,后续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实证研究,充分验证并评价各核心要素的影响力及作用机制,以便更加科学、系统、全面地规划和完善我国智慧医院管理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颖琦,苏宏通.智慧运营管理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2,19(3):312-317.
[2]李慧博,刘海涛,邬贻萍.基于医院大数据建设的智慧管理平台实践[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2,19(1):110-115.
[3]董屹,曹文军,王晨,等.村卫生室人际信任模式的质性研究:以北京市某区为现场[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6):635-638.
[5]蒋帅,刘琴,方鹏骞.智慧医疗背景下"十四五"我国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3):15-17.
[6]杨景怿,周语琴,冯占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7):4-6;13.
[7]姜小娟,肖德文.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智慧医院建设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4):61-64.
[8]陈丹,方鹏骞.我国“十四五”期间医院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和具体路径思考[J].中国医院,2021,25(5):14-17.
[9]王汉松,董斌,袁加俊,等.面向儿科医疗服务的人工智能场景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1,18(6):733-737.
[10]赵霞,李小华.“十四五”期间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院,2021,25(1):64-66.
[11]许昌,孙逸凡,董四平,等.智慧医院建设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23,43(1):10-13.
[12]汪晨,田雪晴,任平,等.我国智慧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6):64-66.
[13]胥婷,崔文彬,于广军.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J].中国医院,2020,24(3):1-3.
[14]张守华,陈俊国,王方芳,等.基于新时代多维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2,39(3):279-282.
[15]肖涟,李迪,郭俊,等.大数据时代病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1,38(3):244-246.
[16]韩春春,温明锋,郑文俊,等.智慧医院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信息化,2021(11):19-21.
基金资助: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管理研究项目(2021SKMR-10); 上海市卫生法学研究会研究项目(2022WF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2293585);
文章来源:李程锦,陈允灏,施莉莉,等.智慧医院管理政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质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4,41(03):249-253.
分享:
我国医院智慧化起步于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并逐步实现与院外各级机构互联互通,前后经历了信息化(即数字化医院)、互联网化(即互联网医院)、智慧化(即智慧医院)三阶段[1]。 现阶段智慧医院建设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依托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5G通信等新技术,实现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和面向医院管理者的“智慧管理”[2]。
2024-11-20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应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落实发展方式、运行模式、资源配置的转变,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2024-09-04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药品和耗材零加成的分步落地、医保DIP/DRG付费改革的推广,公立医院收入规模的增加已经明显受限。肿瘤专科医院由于设施设备投入高,肿瘤疾病诊疗的资源消耗大,药占比、耗占比远高于综合医院,医院运营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追求精细化和集约高效的高质量运营管理模式已成为各大肿瘤医院共同探索的目标。
2024-08-07从“三医”联动改革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是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带来基金筹资压力增大、医疗费用增长、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负担加重以及地区间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等背景下[1-2],党中央对“三医”治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既往“联动”改革向“协同”的体系化治理迈进。
2024-08-06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感受,兼具诸多优点[1-2],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合理控制过度医疗、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参保人员看病就医获得感,是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4-08-06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2024-08-06智慧医院管理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公立医院核心业务与运营管理深度融合,推动全方位、深层次的互联互通互享,实现医院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精细化、系统化、智能化管理[1]。
2024-06-21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受传统绩效考核方式的影响,运营综合绩效普遍未能达到预期水平。经过一系列新医改举措,很多公立医院向提高运营效率和优化服务体系方向稳步发展。2023年1月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4-06-18病案首页浓缩了住院患者看病就医的重要信息,是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质量的集中体现。病案首页质量是直接影响医院等级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点学科评审等考核结果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病案首页质量不容乐观。首页主诊断选择错误和编码准确率低下一直是阻碍首页质量提升的重要问题。
2024-06-17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正逐渐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向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变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他们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的相关知识,以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求。医院档案是医疗活动的重要记录,对于患者的诊疗过程、医疗质量评估、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4-06-08人气:11615
人气:11036
人气:10373
人气:10010
人气:931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管理
期刊人气:1738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5329
国内刊号:23-1041/C
邮发代号:14-76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2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69
影响因子:0.345
影响因子:0.3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