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在我国艾滋病患者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育龄妇女也日益增多,通过母婴传播,将其传染给胎儿或婴儿。感染HIV会造成胎儿流产、子宫发育不良、早产等,对新生儿的出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40
0
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d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dy virus, 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导致中国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少年处于思维活跃和性活跃期,具有较高的性行为发生率且缺乏感染风险意识,随着性成熟年龄提前,性行为低龄化,知信行不足以抵御艾滋病的威胁,是艾滋病感染防控的重点人群。
39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艾滋病防治工作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是艾滋病性病流行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该人群的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对于了解艾滋病性病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
22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性病)是指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一类传染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性病防控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省、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都制定了性病防控相关政策。
62
艾滋病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威胁,尤其对女性影响较为严重。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HIV感染人数约3 900万,15岁以上的女性达2 067万(53%)[3]。2008-2022年我国女性HIV/AIDS患者报告数占全部报告数的20%以上。2022年我国女性HIV/AIDS患者的发现率为3.4/10万。
1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简称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在AIDS研究领域,年龄≥50岁的患者被定义为老年HIV/AIDS患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HIV感染者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全球范围内老年人感染HIV的比例呈快速增长趋势。
2020年我国大约20%的HIV感染者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知晓感染状况的唯一手段就是进行HIV检测。我国就扩大HIV检测、促进早检测已达成了广泛共识,HIV总体检测量从2009年的5 560万人次迅速增长到2018年的2.4亿人次,10年间增长了4倍。
36
HIV感染者是艾滋病唯一传染源,其传播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病毒载量高、感染性病、有不安全性行为等因素会增加HIV的传播风险。通过规范的随访管理和有效的c ART能够控制二代传播,因此,探索适宜有效的随访管理策略对艾滋病防控至关重要。浙江省部分地区正在积极探索HIV/AIDS患者传播风险评估与分类干预管理策略。
29
我国MSM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截至2022年底,我国报告的HIV感染者中,男性同性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MSM逐渐成为HIV感染的关键人群。无保护性肛交(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UAI)是该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高危行为。MSM发生UAI的因素复杂多样,制定针对MSM内部的艾滋病干预措施需被重视。
38
CRF01_AE毒株传播起源于非洲,是首个被发现的HIV-1流行重组毒株,在传播过程中其作为母株重组形成其他HIV-1重组毒株,具有较强的传播性、适应性、致病性和复制能力,会加快疾病进程、削弱治疗效果和增加耐药突变。该毒株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性传播风险人群和注射吸毒者中被发现,早期传播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边陲省份。
近年来,我国每年 HIV/AIDS报告病例经性传播比例均在 95% 以上,2022年新报告病例中经性传播比 例 达 97.6%,其 中 男 性 同 性 性 传 播 为 25.6%。MSM 是 HIV 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之一,整体感染率达7.0% 以上,部分地区超过 20.0%,其 HIV 感染风险是一般男性的 25 倍以上。
23
近年来,我国新型毒品滥用形势愈发严峻,新型毒品不仅会对人体的器官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长期使用还会产生严重依赖性。新型毒品的流行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公共卫生负担,新型毒品吸食者发生高危性行为的风险增加,从而导致 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20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榆 林 市 某 县 艾 滋 病 疫 情 近 年 上 升 速 度 较 快,HIV/ AIDS 病例占全市艾滋病病例数的 1 / 4, 疫情最为严峻, 人群发病率约为 40 / 10 万, 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HIV/ AIDS 新发病例各县区大多稳中有降, 而某县 HIV/ AIDS 新发病例连续 3 年持续上升, 居全市各县区首位, 严重影响榆林市艾滋病疫情防控。
88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reatment,HAART)明显降低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HIV/AIDS)的病死率。随着HIV/AIDS人群中HAART的普及以及接受治疗时间的增加,该人群中死于机会性感染的人数逐渐减少,而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合并症的人数不断增加。
24
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和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on-occupational post-exposureprophylaxis,nPEP)已被证实能有效预防 HIV 的传播和感。目前有关PrEP和nPEP知晓和使用情况的研究多见于高风险的人群,如 MSM、暗娼、跨性别人群等,少有研究报道 HIV 感染者中 PrEP 和nPEP的知晓和使用情况。
影响因子:1.472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1.893
影响因子:0.563
影响因子:0.430
影响因子:1.112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