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迁移列表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据统计,2020年约有685 000名妇女死于乳腺癌,且有超230万新病例诊断为乳腺癌[2]。目前,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和化学疗法。但是病程后期由于化疗耐药性的产生,许多患者最终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3]。
22
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但妊娠期首次发现糖耐量异常的一种常见妊娠并发症。GD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胎盘泌乳素生成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当代女性育龄、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GDM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18
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据统计,食管癌在全球癌症中的发病率排名第八,死亡率排名第六,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1]。食管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鳞癌与腺癌,而我国最常见的是鳞癌。目前,食管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3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种,每年导致约93.5万新发病例死亡。尽管早期筛查以及手术、放疗、化疗等CRC诊治策略不断改善,但CRC患者总体预后仍较差,复发和转移是CRC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恶性行为的药物对CRC的治疗至关重要。中药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日益成为肿瘤新型治疗药物的来源。
非整倍性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 SAC)复合体是保证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正确分离的重要机制之一,SAC功能异常的细胞不能检测染色体是否排列在赤道板上并建立正确的双极定向,可使细胞提前进入分裂后期,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子细胞,进而引发肿瘤等疾病[2,3,4,5,6]。
26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肿瘤,发病率约0.3~5.5/10万,仅次于白血病、淋巴瘤和脑瘤,占儿童肿瘤的7%~8%,但死亡率占儿童肿瘤死亡人数的10%~15%[1]。苦参碱是从苦参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发挥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镇静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2]。
膀胱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2020年,全世界新增膀胱癌病例接近57万例,同年死于膀胱癌的患者约21万例。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约为5.80/10万,男女比例约为3:1。长期以来,欧美地区膀胱癌发病率始终高于亚洲地区,但随着国内生活方式西方化等原因,我国膀胱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4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约41.6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1.7万例。其70%以上为雌激素受体阳性(ER+),对于这部分患者使用内分泌治疗是常用策略,包括ER受体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他莫昔芬是雌激素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被广泛用于乳腺癌和卵巢癌治疗并可有效提高ER阳性患者的生存率。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占据首位,已严重威胁国民健康。肺癌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成为肺癌防治研究领域的热点。LRP1又称为CD91、α2巨球蛋白受体(α2-macroglobulin receptor),是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
根据2022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癌症首,吸烟、肺部慢性病以及环境污染都是导致肺癌高发的原因,免疫疗法治疗肺癌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由于肺癌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患者难以被治愈。
36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人眼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脉络膜是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 CM)最常发生的部位。近年来CM发病率在全世界不断上升,由于其存在较长的潜伏期和隐匿转移的潜能,CM对50%以上的患者是致命的,其主要转移途径为血道转移,主要累及的部位是肝脏。
50
膀胱癌是发生于泌尿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受遗传、环境、饮食、基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膀胱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为主。由于膀胱癌细胞具有生物侵袭性和特异性放化疗耐药性,治疗后易转移和复发。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和开发新型药物来改善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39
食管癌(E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EC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男性EC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在中国,食管鳞癌(ESCC)是最常见的EC组织学类型。导致ESCC的潜在因素可能是吸烟、酗酒、喝热水、吃太热的食物和其他不良习惯。大多数ESCC患者由于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被诊断为晚期,这些患者通常会出现淋巴结转移,导致临床结局不佳。
49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 每年约 30 万人因其而死亡, 是继肺癌后男性第二大死亡原因, 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前列腺癌极易引起膀胱出口梗阻、 下尿路症状和远处转移, 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由此衍生出的抑郁、 焦虑等情绪异常使患者的幸福感大大降低。
33
2020年全球卵巢癌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3.4%,占所有死亡病例的4.7%,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8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2005-2016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升高(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7.25%、6.06%),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9位和第11位。
28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1.428
影响因子:0.943
影响因子:0.982
影响因子:1.148
影响因子:0.276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